培养儿女杨三角

首页标题    齐家    培养儿女杨三角

 中欧国际工商学院       

 

写在前面

 

 

都说读名校是有传统的,这一点在中欧教授和他们的子女身上得到了验证。名校毕业的中欧教授,培养出的子女也多品学皆优,硕士、博士一路奏凯,刷新履历的同时也收获了智慧,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。

 

 

我们不禁好奇,对于“就算不努力,未来也不会过得太差”的欧二代们,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坚定地选择了“卓越”?中欧的教授在做“授课达人”和“空中飞人”的同时,如何兼顾子女教育?小欧团队为你带来独此一家的《欧二代成长记》系列,旨在为中国家庭的亲子教育提供新的思路、可借鉴的方法。

 

 

今天的分享来自于中欧管理学兼职教授、著名的“杨三角”理论创始人杨国安教授和他的夫人郭玉珍女士。

 

 

教养孩子的杨三角

 

 

我不是教育儿女的专家,过去的25年,作为父母一路走过来,整个过程也是跌跌碰碰。我的优势在于,这条路我边走边观察边思考,现在有些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
 

 

我有两个孩子——女儿Priscilla今年25岁,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本科毕业,目前在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双博士学位(八年课程),并获得美国政府八年全额奖学金(每年约十万美元);儿子Joshua今年24岁,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大学,主修心理学和社会学,现在从事人力资源顾问的工作。两个孩子在自我驱动力、兴趣爱好和性格方面区别很大,怎样帮助他们成功?我发现在教养孩子方面,杨三角理论派得上用场。

 

 

企业持续成功的核心是战略方向×组织能力。儿女成功和企业成功一样,首先要认定目标、找对方向,其次要确保儿女具备实现这个目标的要素,这就是在杨三角框架的三大支柱:

① 孩子的能力
② 孩子的意愿
③ 孩子的发展条件

 

以终为始

 

先说定战略方向的问题。我的思路就是“以终为始”——你希望你的孩子最后成为怎样的人?这个“终”要放得长远一些,可以以“而立之年”30岁为界。你希望你的孩子在30岁时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?你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是什么?回答了这个问题,作为父母就要扪心自问: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,是不是为了他的这个结果而准备的?

 

 

现在普罗大众的目标往往就一个:让孩子进名校,名校就是父母和孩子努力的终点,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赴海外求学,在很小的时候就远离父母。这样一来,孩子能与父母保持亲密关系吗?父母能为孩子形成比较健全的人生观负起责任吗?

 

 

很多父母一心只希望孩子努力读书考进名校,各种补习,因为这就是他们目前所追求的目标,于是家庭上下压力巨大,关系紧张。现在忧郁的孩子越来越多,有的孩子终于踏进了名校,却突然陨落……我相信这并不是我们家长希望的结果。

 

 

作为父母,我和太太所希望的儿女的30岁是怎样的呢?

 

第一、阳光积极的品格,包括诚信、知足、尽责、感恩、进取、明辨是非等。


第二、打好事业基础(已接受必要的训练和学习)。


第三、活得开心且有意义(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或领域)。


第四、有个健康幸福的家庭,希望他们能与配偶、子女和父母保持亲密的关系,拥有好的情商(EQ),受人信任。


第五、对社会、国家和世界有贡献。

 

总的来说,我们希望儿女能发挥潜能、贡献社会。作为父母,我们并没有完全的把握孩子最后能进入哪些大学、有何成就,然而我们认为,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父母最大的责任,就是尽全力帮助他们发挥潜能,无论做哪一行,都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——这就是我们培育子女的目的。

 

 

以终为始,要达到这个结果,组成三角的各个部分就要相互匹配:第一、你要了解你的孩子,要发掘他的天赋、性格和兴趣,发挥他的潜能;第二、要培养他的自信,鼓励他发挥正能量,敢梦想飞;第三、要给孩子足够的资源、机会和空间,发挥所长。

 

 

1. 做孩子天赋的侦探

 

 

现在的父母都很忙,他们要赶着出门、赶着上班、赶着工作,什么都求快,忙得留给孩子提问的时间都没有了。家长们又都希望孩子能念名校,要知道,斯坦福录取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就是孩子对事物有没有好奇心。在如今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,找答案并不困难,难的是问对问题。

 

 

作为父母,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问:孩子的天赋、性格和兴趣是什么?为了回答这个问题,我鼓励大家去当孩子的“侦探”,去进行发掘,这当然需要你花时间、用心才能找到。每个孩子都非常独特,都是一块宝石,父母的任务就是把盖住宝石的泥土弄走,把它擦亮,让它有一天闪闪发光。

 

 

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,一个人要有所作为,只能靠发挥自己的长处,把自己放到那些能发挥长处的地方才能成就卓越(People excel in their strength)。所以,父母的天职就是要去发掘孩子的天赋,用心培养孩子的长处,让他们在适合的土壤里,茁壮成长。

 

 

 

 

2. 做孩子人生的教练

 

我是穷苦出身,很小的时候我就明白,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,上大学是当时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。因此在我很小的时候,就给自己定了一个“十年计划”,且每十年都要制定一次。我们家后来也有了这个规矩,除了十年计划,我们每年都定新年愿望。

 

 

从儿女十一岁开始,我就辅导他们怎么定计划,未来十年最希望达成的目标、要达成目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、要怎么做才能实践落地。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自己想通,自己想飞,而不是父母要他学、要他飞。父母所扮演的是一个教练(coach)的角色,从各方面启发、提问,而儿女自己才是梦想的拥有者和计划的主导者。

 

 

这一做法在女儿身上效果明显,但在儿子身上,引导的过程就较为曲折。一般来说女生会比较早成熟,所以要辅导男孩的话就需要耐心一点,不断地给予辅导,用不同的工具启发他,合适的时候帮一把,做好父母的角色。

 

 

在孩子的思维和意愿方面,我们还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。因为我们绝对不希望在相对富裕的环境里,孩子们变成以自我中心的“富二代”,我们希望子女拥有知足和感恩的心态。例如我们家有个规矩,每年两次旅游,一次去发达国家,一次去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。通过旅行中的所见所感以及父母从旁的引导和启发,使孩子们对于世界的真实状况有了最直接的认识和体验。比如在柬埔寨,人们需要很辛苦地劳作;在印度,许多地方人多环境差……看得多了,孩子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理所当然的享受——干净舒适的居所、五星级酒店式的服务、高级餐厅里的美食大餐…这些都不是理所当然。有了这些认识,孩子会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恩,为处于弱势中的人群多一份同情和责任感。

 

 

此外,我的太太特别喜欢做志愿者,从小就带孩子们一起做各种志愿服务。印象深刻的是2007年上海特奥会有个志愿者项目,我当时要去英国出差,打算让全家人顺便在十一黄金周去苏格兰度假,结果他们三个都不愿意去,坚持要去做志愿者,于是我就独自一人去了英国。

 

 

作为父母,我们的职责就是从孩子幼时就开始给予他们良好的引导和培养,以建立孩子良好的品格为己任。始终如一地坚持、潜移默化地熏陶下,孩子逐渐拥有坚定而正确的价值观,自我驱动能力也越来越强,然后,他会主动成为他自己想成为的人,成为积极正面、对社会有贡献的人。

 

 

 

3. 做父母:张弛有度的智慧

 

 

作为中欧校友,你们的孩子无疑会拥有很多机会——为他们请最好的老师、把他们送去最好的学校,用各种方式来开拓眼界,找最好的资源来栽培他们……以上种种,不一而足。然而在这里,我更要强调的不是提供这些机会和资源,而是“空间”——作为家长,我们有没有一个容许度,“放手”让孩子尝试他喜欢的事物,甚至决定他要走的路。

 

 

有一次,我们跟林书豪的妈妈一起吃早餐,了解了她的心路历程。林妈妈在林书豪上中学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儿子是打篮球的材料,林书豪自己也很感兴趣,很想进校队。林妈妈同意了,但定了个规矩:打篮球可以,但学习成绩不能退步,两者要共同进步。最终林书豪从哈佛毕业后选择了职业篮球这条路,他的父母给了他充足的空间。

 

 

我的女儿也有类似的经历。她从高中开始对摄影特别感兴趣,有段时间要做杂志摄影师,想去非洲拍摄动物写真。我们是比较传统的亚洲父母,难免有些头痛,不知道摄影师这个职业将来是不是有前途,但对她的这个爱好,我们还是给予了鼓励和支持。我们给她买了一部比较好的相机,鼓励她成为学校年刊的摄影师,甚至鼓励她去旁听摄影课。最终她选择从事医学研究这项很适合她的工作,而摄影成为了她的业余爱好。

 

 

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就好像放风筝,孩子越飞越高,父母手中的线也越放越长。对父母来说,最困难的应该是青少年时期,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,往往会不赞同你的想法,但只要那根线还握在你手里,你对他的影响力就还是存在的。当孩子说他喜欢什么,想做什么的时候,你最好不要马上下判断说这个没前途,不能做。不然,你们的关系可能会因此产生隔阂。放风筝最怕线断掉,你对风筝失去控制;做父母最怕把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搞得很僵很压抑,你对孩子失去影响力。

 

 

所以,我的建议是,父母要掌握好“度”的问题,一方面给予孩子空间去尝试、去体验,看是否能在这领域有长足发展,另一方面要一边观察、一边辅导,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
 

 

 

 

总结:用杨三角为孩子准备未来

 

 

什么是成功的人生?我看到很多企业高管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事业的打拼上,牺牲了自己的家庭。他们用金钱代替时间,让阿姨来处理家务,把教养子女的责任外包出去。

 

 

对我来说,事业的成功不会是全部。想一想,当人生走到尽头,你难道会懊恼某一个生意没能谈成或者某一项KPI没能达成?你最懊悔的可能会是没有时间给到伴侣,没有时间陪伴儿女。

 

 

孩子长大成人的每个阶段,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再重来,因此值得我们精心规划和预备,为孩子打好人生的基础。

 

 

“培育儿女的杨三角”是我和太太多年经验的总结。三个角互相支撑,共同效力。

 

▲孩子的能力,包括孩子的天赋、性格和兴趣,需要父母的发掘和培养;


▲孩子的意愿,包括是否自信、正能量、敢梦想飞,需要父母的鼓励和辅导;


▲孩子的发展条件,包括空间、机会、资源,需要父母的支持和放手。

 

 

作为父母,我们并没有完全的把握孩子最后能进入哪些大学、有何成就,然而我们认为,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父母最大的责任,就是尽全力帮助他们发挥潜能,无论做哪一行,都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
 

 

 

 

2016-05-06